在高温“烤”验下的奉献本报记者 徐晓 文 陈立波 摄 通讯员 王国伟
立秋虽过,但杭州的中河高架桥上依然闷热异常。负责高架桥值勤任务的杭州交警支队机动大队的民警,依然在高温的“烤”验之下。 杭州市区只有这一条高架桥,车流量居高不下。早上7时15分到11时的早高峰和下午4时半到晚7时的晚高峰,高架桥上车满为患,民警更是一刻都不得闲。已到了早上10点多,高架桥上依然繁忙,民警章声远已在烈日底下站了好几个小时。突然,离他不远的地方出了一起严重的追尾事故,他立即上去处理。手续办完,一辆事故车的车主傻眼了:车子没法启动了。章声远二话没说,一边让司机上车把方向,一边挽起袖子推车子。使劲推了20多分钟,章声远终于将车推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。这么一折腾,章声远连头发都全湿了。他开玩笑说:“洗头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享受,我不花钱每天都可以‘洗’上好几次呢。” 在采访中,记者听到不少司机对高架桥拥堵的埋怨之声,但他们对交警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,还是普遍给予肯定。“如果没有交警的辛勤付出,高架桥肯定还要拥堵得多。”“的哥”老陈说,“高架桥上夏天特别热、冬天特别冷,可真为难了这些值勤的交警。”据了解,这段时间以来,高架路上的地面温度通常在摄氏50度以上。 不到半个小时,在环城西路北向南入口值勤的周加兴已接连处理了4起事故,衣服早已湿透。记者递上一瓶水,周加兴笑着摇了摇头:“我们不能多喝水,因为高架上无处可‘方便’。”17点45分,正是高架最为繁忙的时候,民警陈丹巡逻到上塘高架北向南运河上方时,发现一辆蓝色轿车停在路中间,后面的车子连成了“车链”。经了解,这辆车不是抛锚,而是没油了。为了争取时间,陈丹从自己的摩托车上取了3升汽油加到汽车油箱里,但汽车没有反应。无奈,陈丹只得拦下一辆车,把事故车拖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,先恢复道路顺畅,又帮司机买来汽油,才放心离开。 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蔡奕告诉记者,每年该队至少有10名执勤交警在高架桥上中暑,但往往是“轻伤不下火线”,通常是在领导发现后硬“赶”,才会下高架桥。正是有这样一群交警,中河高架桥这条杭城的交通大动脉才得以一路顺畅。 |